美聯儲繼續“轉鷹” 大類資產何去何從
當地時間4月6日,美聯儲公布的3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面對通脹持續高企的局面,美聯儲官員認為,接下來可能會有數次“50個基點”的加息,最早將于5月開始以每月至多950億美元的規?s減資產負債表。
此次美聯儲可謂全線“轉鷹”,加息、縮表速度均快于歷史數據。金融市場對此有何準備?各大類資產又將何去何從?中國資產將受到何種影響?
緊縮幾無懸念
從美聯儲最新的會議紀要以及近期美聯儲高官表態看,美聯儲年內持續收緊貨幣政策幾乎沒有懸念。
首先,美聯儲可能加速加息,甚至會出現不止一次單次加息50基點的情況。
根據美聯儲3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面對通脹持續高企的局面,美聯儲官員認為,接下來可能會有數次“50個基點”的加息。華爾街日報對大型機構的最新調查顯示,今年美聯儲可能加息7次,其中5次加息25個基點,2次可能加息50個基點;明年第一季度可能加息兩次,每次25個基點。
其次,美聯儲可能會以較快速度進行縮表,單月縮表規模將遠高于上一輪(2017年至2019年期間)。
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在3月15日至16日的貨幣政策會議上討論了縮表路線圖,認為在加息應對通脹的背景下,縮表可發揮重要作用。最早將于5月開始以每月至多950億美元的規?s減資產負債表。美聯儲官員整體上同意設立每月逐步減持600億美元美國國債和350億美元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上限。美聯儲官員們還表示,如果市場環境需要,縮表上限可以在3個月或略長時間內逐步實施。在通脹率持續攀高、勞動力市場緊張的現狀下,美聯儲官員預計本輪縮表進程將比2017年至2019年更快,當時美聯儲每月最大減持規模是500億美元。
日益陷入兩難
為應對新冠疫情對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沖擊,美聯儲于2020年年初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零至0.25%的超低水平,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美聯儲目前持有的資產略低于9萬億美元,是2020年年初的兩倍多。
然而進入2022年,美國通脹率持續攀高,目前已經達到40年來最高水平。為此,美聯儲不得不開啟緊縮周期。美聯儲今年3月16日宣布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25個基點到0.25%至0.5%之間。這是美聯儲自2018年12月以來首次加息,也標志著美聯儲自2020年3月以來為應對新冠疫情實行的零利率政策終結,開始步入新一輪加息周期。
多家機構認為,美國經濟前景不佳、通脹水平高企使得美聯儲制定政策日益陷入兩難。
法興銀行在最新研究報告中表示,經濟衰退仍是未來美國前景中的一部分,但眼下的通脹風險是真實存在的,因此美聯儲在未來幾個月將不得不進行加息和縮表。
巴克萊銀行也認為,通脹和就業壓力、地緣局勢、新冠肺炎疫情進展等多重因素可能影響美國經濟,美聯儲只是礙于高企的通脹水平而不得不先收緊貨幣政策。
警惕相關風險
雖然從歷史數據看,加息、縮表并不意味著美股將下跌,但此次情況和此前并不完全相同。德意志銀行指出,2017年-2018年的縮表周期對美國股市幾乎沒有帶來任何負面影響,但當時有兩大有利因素:一是預期計入充分,二是美企在稅改等推動下盈利較好。當下,全球各種不確定因素較多,美股科技股盈利前景不明,美股能否復制此前一輪的表現值得商榷。
對于非美資產而言,需要警惕部分新興市場資產和大宗商品市場可能出現的風險。中泰證券把美聯儲上一輪貨幣政策收緊過程劃分為加息期(時長約3年)、加息縮表重疊期(時長約14個月)和縮表期(時長約兩年),分別計算了各類資產的收益表現。該機構發現,縮表對于新興市場的沖擊可能比加息更大。在加息期間,銅、鋁等工業金屬價格漲幅靠前,MSCI新興市場指數也有不錯表現,但隨著縮表開啟,新興市場需求占比更高的工業金屬價格明顯回落,MSCI新興市場指數也有調整,而發達經濟體需求占比更高的原油和MSCI發達經濟體指數仍有較好表現。因此,投資者必須關注一旦美聯儲5月開始縮表,部分新興市場資產和大宗商品前景。
業內人士認為,我國A股、人民幣等資產直接受到美聯儲緊縮的影響可能相對有限。
國海證券在研究報告中指出,隨著美聯儲加息、縮表政策逐步明朗,外部緊縮對A股的影響有限。植信投資研究院認為,人民幣憑借其相對低波動、購買力穩定等“低風險”特點,正吸引歐美國際投資機構關注。近期,全球風險資產價格在地緣政治和美聯儲加息預期擾動下有所下降,人民幣資產吸引力進一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