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益智造2021年實現營收303.84億元 擬回購3億至6億元股份
中證網訊(王珞)4月7日晚,領益智造(002600.SZ)發布了2021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3.84億元,同比增長7.97%;實現凈利潤11.80億元。同日,公司推出股票回購計劃,擬使用自有資金回購股份總額不超過6億元且不低于3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8元/股;本次回購股份將用于股權激勵計劃或員工持股計劃,彰顯公司對自身業務發展前景的信心。
2021年,在行業存在波動的大背景下,領益智造各產品板塊總體仍取得不錯的經營業績。其中,精密功能件、結構件及模組實現營收221.68億元,同比增長1.87%;充電器及精品組裝實現營收56.05億元,同比增長48.60%;汽車產品實現營收4.44億元,同比增長141.54%;材料業務實現營收12.54億元,同比增長33.48%。
持續重視科研創新 打造技術先發優勢
內生方面,2021年,領益智造堅持以研發創新為核心,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力度。領益智造在科技研發上的投入為19.37億元,同比增長6.46%,占營業收入比例達6.38%,重點布局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等領域產品。
在研發投入的持續加碼下,公司2021年新增授權專利697項,同比增長49.40%。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累計擁有國內外授權專利2108項,其中發明專利119項、美國發明專利2項、日本實用新型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1935項、外觀設計專利48項;此外還擁有軟件著作權329項。
在技術創新方面,公司自主研發的超薄不銹鋼均熱板,具有耐腐蝕性強、力學性能優異、成本更低的特性,已于2021年取得客戶訂單并實現自動化量產。在硬件資源方面,領益智造已初步建立熱管理模組研發中心、機械工程研發中心、先進材料研發中心、電磁研發中心、建模仿真中心等研發實驗室。未來,公司將持續重點強化在新能源汽車、可穿戴設備、AR/VR設備、清潔能源、醫療器械、通訊設備及物聯網設備等細分領域的技術研發和技術積累,夯實公司未來核心競爭力。
成品業務表現亮眼 垂直整合成效顯現
縱向方面,公司憑借早期在精密功能件及結構件制造領域積累的研發、生產能力和管理經驗垂直整合上下游優秀標的,創造產業鏈協同效應。往上游,公司在材料業務領域不斷探索,創造性地改良材料性能并將上游產品完美適配到中下游產品;往下游,公司在模組等業務上推陳出新,超出預期地滿足終端客戶的多種需求。同時,公司有選擇地將業務拓展到強創新、快增長、深協同、高利潤的精品組裝業務,構筑了“材料-精密功能件及結構件-模組-棈品組裝”的整合競爭優勢。
該項優勢進一步奠定公司在全產業鏈的領先地位,財報顯示,2021年公司在成品業務上表現亮眼,年內充電器及精品組裝產品收入同比增長48.60%至56.05億元,占總營收的18.45%,垂直整合戰略順利推進且成效顯現。
充分發揮技術優勢 產業空間不斷拓展
2021年,公司在精密制造領域沉淀的研發、生產能力和規模優勢不斷擴展產業邊界,在新能源汽車、AR/VR、清潔能源等新興賽道戰略布局,積極開拓新客戶和產品線,持續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
2021年6月,公司收購浙江錦泰電子有限公司,同年7月發布公告擬在湖北荊門投資建設電池精密結構件項目,實現對新能源汽車精密結構件領先技術和國際市場資源的整合。未來幾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步入發展快車道,將繼續催生對精密結構件以及散熱領域零組件等產品更大的市場需求,為公司的業務發展帶來廣闊的增長空間。
在AR/VR領域,2021年8月,領益智造旗下蘇州領鎰精密開業,以制造高端的精密注塑類結構件為主,旨在為國際大客戶提供AR/VR業務方向的全方位服務。目前,公司已與AR/VR領域頭部客戶展開合作,該業務已步入新成長期。
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預測,2022年AR/VR頭戴設備出貨量到2026年將達到兩位數的增長,屆時VR/AR頭戴設備的全球出貨量將超過5000萬臺,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35.1%。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憑借在模切、沖壓、CNC、注塑、軟包等領域的豐富經驗和深刻理解,以及自身技術開發、智能制造、資源協同等優勢,領益智造在未來幾年的增長動能充足,AR/VR業務有望成為公司新的盈利增長點。
此外,領益智造旗下子公司賽爾康海外工廠正在涉足清潔能源領域。據悉,太陽能因其成本較低及使用限制較少而被廣泛視為最具前景的清潔能源之一,而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最重要的組件之一為太陽能逆變器,其核心組件由多種磁性材料制成。公司表示,賽爾康海外工廠目前已具有光伏逆變器組裝量產業務。同時,公司生產的磁材亦能應用到新能源領域,有望通過對磁材產品線的進一步搭建開拓更多新業務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