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銀行業要實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和戶數“兩增”
銀保監會4月8日消息,銀保監會日前印發《關于2022年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工作的通知》提出,2022年,銀行業要繼續實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兩增”。并要求加大對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小微企業的中長期信貸投放,提升新市民、個體工商戶金融服務的均等性和便利性。
小微企業貸款將量增價減
《通知》明確了全年工作目標:總量方面,銀行業繼續實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戶數“兩增”。結構方面,力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中信用貸款占比持續提高。努力提升小微企業貸款戶中首貸戶的比重,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實現全年新增小微企業法人首貸戶數量高于上年。成本方面,在確保信貸投放增量擴面的前提下,力爭全年銀行業總體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較2021年有所下降。
銀保監會最新數據顯示,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連續四年實現高速增長,截至2月末,貸款余額19.67萬億元,同比增長22.16%,較各項貸款增速高11.15個百分點;有貸款余額的戶數達到3450.58萬戶。
多家銀行表示,將繼續推動普惠金融提質擴面。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崔勇稱,2022年將統籌發展和風險防范,以數字化發展為主線,深入推動科技賦能,精準識別有效客戶,推動普惠小微貸款明顯增長。
細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要求
《通知》緊扣高質量發展和小微企業紓困恢復的迫切需要,細化了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要求。
《通知》提出,加大對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小微企業的中長期信貸投放,積極支持傳統產業小微企業在設備更新、技術改造、綠色轉型發展方面的中長期資金需求。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對接主管部門,建立健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信息對接機制。完善科技信貸和科技保險服務,在風險可控前提下鼓勵銀行與外部投資機構探索“貸款+外部直投”等服務小微科創企業的新模式。為小微外貿企業提供適當的外匯避險產品,擴大出口信用保險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承保覆蓋面和規模。通過隨借隨還、續貸等方式優化小微企業貸款的期限管理。對臨時經營困難但確有還款意愿和吸納就業能力的小微企業,統籌考慮貸款展期、重組等手段,按照市場化原則自主協商還本付息方式。
《通知》強調,銀行保險機構要對新市民、個體工商戶、依法無需申領營業執照的個體經營者的金融需求積極響應,提升金融服務的均等性和便利性。特別是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要向欠發達地區的小微企業傾斜信貸支持。
《通知》明確提出各級監管部門和各銀行保險機構要主動參與推進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和融資服務平臺建設,推動有序擴大信息共享范圍,提升信息數據可用性,完善平臺功能。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應通過加強農村征信體系和小微擔保體系建設,積極優化縣域乃至村域數字金融服務生態,尤其是要建設好區域大數據平臺,賦能金融機構。